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在线视频_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免费_国产人妖xxxx做受视频_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 詳細內容

行業資訊 | 2018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重點專項申報

廣東建筑工業化展     2017-12-21     869

  ?

日前,科技部新發布了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等14個重點專項申報指南,截至目前已發布的2018年40個專項的指南內容,所有專項的項目課題數不超過836個,國撥總經費將近136.8億元。


其中“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重點專項國撥經費總概算約3.2億元,擬安排7個技術方向,18項任務。


7個技術方向為:

1. 基礎數據系統和理論方法

2. 規劃設計方法與模式

3. 建筑節能與室內環境保障

4. 綠色建材

5. 綠色高性能生態結構體系

6. 建筑工業化

7. 建筑信息化


其中建筑工業化技術方向研究內容為:


建筑工業化

 

建筑工程現場工業化建造

集成平臺與裝備關鍵技術開發

 

研究內容:開發適用于超高層建筑現場施工平臺與模架、塔機一體的智能化大型集成組裝式平臺系統,包括平臺高承載力、模架復雜工況高適應性與系統的智能控制,實現超高層建筑的現場工業化建造;研究開發成型鋼筋的智能化加工與配送的關鍵技術及裝備,實現成型鋼筋的工業化加工,提高現場鋼筋安裝效率;研究開發與頂升模架一體化混凝土布料關鍵技術及裝備,包括泵管與布料機的快裝連接、混凝土布料機自動控制,提高現場混凝土澆筑效率和質量;研發用于設備與管線的模塊化裝配施工的裝備與關鍵技術;研發適合于工程現場的組裝式大型3D打印設備與3D打印技術,探索現代化的房屋建造方式。


考核指標:研制承載能力1000噸級的超高層智能化大型組裝式集成平臺系統、成型鋼筋智能化加工成套裝備(加工規格可達1200mm×600mm,提高現場鋼筋安裝效率30%)、頂升模架一體混凝土布料大型裝備(最大布料半徑可達33m)、組裝式大型3D打印設備各1套;形成相關產品、標準和工法6項,申請/獲得發明專利不少于10項;應用于8項以上現場工業化建筑施工項目。


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申報,鼓勵產學研聯合。

 

申報指南全文↓↓

 

 

項目申報指南建議


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相關任務和《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國發〔2014〕64號),科技部會同教育部、工業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院等部門,組織專家制定了“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已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實施。


本重點專項圍繞“十三五”期間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領域科技需求,聚焦基礎數據系統和理論方法、規劃設計方法與模式、建筑節能與室內環境保障、綠色建材、綠色高性能生態結構體系、建筑工業化、建筑信息化等7個重點方向,設置了相關重點任務。


總體目標為:瞄準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需求,針對我國目前建筑領域全壽命過程的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環保的共性關鍵問題,以提升建筑能效、品質和建設效率,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帶來的建筑行業新一輪技術變革機遇,通過基礎前沿、共性關鍵技術、集成示范和產業化全鏈條設計,加快研發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領域的下一代核心技術和產品,使我國在建筑節能、環境品質提升、工程建設效率和質量安全等關鍵環節的技術體系和產品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實現規模化、高效益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本專項執行期從2016年至2020年。按照分步實施、重點突出原則,2016、2017年度已經在基礎數據系統和理論方法等7個方面,針對綠色建筑后評估、建筑規劃設計新方法、建筑室內環境、近零能耗建筑、既有公共建筑高性能改造、綠色建材、高性能結構體系研究、工業化建筑設計施工等內容安排部署42個項目。2018年度,擬在規劃設計方法與模式等7個方面,針對綠色低碳發展技術路線圖、市縣規劃設計技術、既有城市住區及工業區功能提升、工業建筑環境保障與節能、智能結構體系、立式工業建筑體系等內容安排18項任務。


同一指南方向下,如未明確支持項目數,原則上只支持1項,僅在申報項目評審結果相近,技術路線明顯不同,可同時支持2項,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中期評估結果,再擇優繼續支持。國撥經費總概算約3.2億元,用于典型應用示范類項目中央財政資金不超過該專項中央財政資金總額的30%。


本項目指南要求以項目為單元組織申報,項目執行期3年。對于企業牽頭應用示范類和鼓勵產學研用聯合類任務,其他經費(包括地方財政經費、單位出資及社會渠道資金等)與中央財政經費比例不低于2:1。對典型應用示范類項目,要充分發揮地方和市場作用,強化產學研用緊密結合要求。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項目均應整體申報,須覆蓋相應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標。每個項目下設課題數不超過6個,所含單位數不超過15家。


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報,項目承擔單位有義務推動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項目示范鼓勵在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區域開展。

 

1. 基礎數據系統和理論方法

 

1.1民用建筑“四節一環保”大數據及數據獲取機制構建


研究內容:從大規模實際采集數據出發,定量給出我國民用建筑“四節一環保”(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環保)的實際狀況。確定數據獲取和表述的科學方法,并通過數據獲取過程檢驗和完善。研究大規模數據的不同獲取渠道,實現多渠道數據的相互校驗;研究數據更新與共享機制,建立持續進行動態數據的采集、分析和確認方法,形成我國民用建筑“四節一環保”基礎數據持續更新與共享機制。

 

考核指標:建立科學合理和完善的民用建筑“四節一環保”數據統計指標體系,建成持續采集和統計的建筑“四節一環保”數據平臺,并實現與國家建筑節能主管部門數據平臺的對接,實現穩定運行1年以上,形成年度動態采集和數據統計分析標準。大規模數據采集統計誤差不超過10%,并給出誤差分析的科學依據。數據層次為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包括:新建竣工建筑總量,建材使用量、建材生產過程能源消耗量,既有建筑拆除量,建筑用地使用狀況的變化,既有建筑運行能耗狀況、各類不同功能建筑分項用能狀況、用水狀況等。建成民用建筑實際狀況數據庫,并可持續穩定接收數據,實現可更新可共享;發布我國民用建筑實際狀況年度系列報告,報告應對各項實際狀況數據進行概括與分析。

 

1.2研究我國城市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技術路線圖


研究內容:從我國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目標和對各類建筑的需求出發,結合我國的土地資源條件和建筑運行能耗總量以及碳排放總量控制,結合中外狀況對比,確定我國未來城鎮各類建筑的規模總量。從我國能源總量規劃出發,綜合協調工業、交通和建筑各領域用能平衡狀況,確定我國未來建筑用能總量。基于建筑運行用能總量控制目標和未來城鎮各類建筑的規模總量,確定我國城鎮各類建筑用能強度上限,制訂逐步實現建筑用能強度上限的技術路線和實施路徑。

 

考核指標:給出我國未來各類民用建筑的規模上限和發展路線。建立我國建筑碳排放總量模型,包括建材生產過程碳排放、運行和拆除過程碳排放。根據我國能耗總量控制目標給出我國建筑運行耗能總量控制目標。完成我國建筑四個用能分項(北方采暖、公共建筑、城鎮住宅、農村住宅)的強度控制目標和實施技術路線。將中國建筑用能與美國、歐洲、日本、印度進行對比分析,并說明其差異。建立中國建筑用能的定量分析模型,定量規劃中國建筑四個用能分項逐年用能總量和強度,以及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的技術路線,并經國家行業主管部門認可。對四個用能分項的用能強度指標分別給出不少于10個已實現的實際案例,并以一個國家級新區的具體規劃作為案例對以上技術進行深入分析及應用。提出我國室內環境營造的基本理念和技術途徑,并針對給出不少于20個不同氣候、不同建筑類型長期實測建筑運行能耗數據案例分析。

 

1.3建筑節能設計基礎參數研究


研究內容:研究建立建筑節能設計用基礎參數的統計分析方法和標準;研究建立建筑節能用室內、室外設計計算參數和模擬分析氣象數據;研究更新建筑熱工設計、采暖通風與空調室外和室內設計計算參數;研究建筑節能設計基礎參數的應用方法和模式,建立成套支持我國建筑節能相關標準建設和工程應用的基礎數據;開發建立開放共享的建筑節能設計基礎數據平臺。

 

考核指標:室內、室外設計計算參數能覆蓋現有建筑節能設計相關標準,滿足氣候變化影響下的建筑能耗預測研究,可支撐我國建筑節能相關國家/行業標準的更新和完善;室外數據成果的覆蓋面不少于我國1000個縣級行政單位;室內數據應覆蓋全部5個建筑熱工設計分區,不少于20000組標準樣本組。申請獲得軟件著作權不少于10項;編制建筑節能基礎數據研究及應用技術導則不少于2部;標準數據成果在行業內實現公開發布,可在線查詢、實時計算和更新。

 

2.規劃設計方法與模式

 

2.1城市新區規劃設計優化技術


研究內容:結合國家重點城市新區建設,研究城市新區發展規律和規劃設計的方法,研制綠色新區評價體系;提出我國城市新區人工環境與地區水系生態環境耦合的關鍵控制技術體系;研究城市新區能源規劃總體框架與操作步驟,研發城區組團內低碳生活的優化設計技術;研制城市新區碳排放核算、監測、模擬分析的智能化技術與工具;結合新區建設實踐,系統開展城市新區不同形態類型規劃設計的綠色評估,完成新區綠色技術的集成示范。

 

考核指標:建立衡量城市新區低碳發展戰略定位的科學指標、評估方法、規劃技術規程3部以上(送審稿)。針對實際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的國家級新區,建立城市新區動態監測評價體系,形成城市新區規劃基礎信息數據庫和綠色低碳運行指標動態監測數據庫,有效數據量超過1億條,并結合本項目示范新區進行實時動態監測示范。完成《綠色城市新區規劃評價體系》送審稿。完成2個以上城市新區建設規劃設計,建立2個以上碳排放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低碳城市新區示范項目。

 

2.2縣域城鎮規劃設計優化技術


研究內容:研究面向縣域城鎮人居治理戰略定位的理論與方法,建立縣域城鎮低碳規劃的約束性標準,發展以綠色低碳為引導的縣域城鎮戰略行動模式及其考核評價體系;研究適合于縣域技術水平的典型氣候區縣域人口資源環境生態承載力評價與監測的評估技術標準和預警方法體系;研究典型縣域(人口密集區、風景旅游區等)低碳化發展的城鎮布局模式和農村居民點優化布局與管控技術;研究基于生產生活圈的縣域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模式、適宜于城鎮低碳交通與能源設施的規劃設計優化技術;研究縣域城鎮規劃本土經驗科學化的理論與方法,傳承優秀鄉土文化與風貌,建立多規合一的規劃設計技術集成與示范。


考核指標:建立衡量縣域城鎮低碳發展戰略定位的科學指標、評估方法、規劃技術規程。開發不同氣候區縣域人口資源環境生態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和測算模型,編制相應的計算機軟件2套以上。制定以低碳發展為目標的縣域城鎮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設計技術標準2套以上。編制以低碳為目標的縣域城鎮規劃設計相關設計導則不少于3套。在西南山區、黃土高原、江南水鄉等典型縣域開展規劃設計工程示范不少于 3 項,碳排放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3既有城市住區功能提升與改造技術


研究內容:研究既有老舊城市住區的規劃與美化更新、停車設施與淺層地下空間升級改造技術;研究既有城市住區歷史建筑修繕保護技術;既有城市住區能源系統升級改造技術;既有城市住區管網升級換代技術;既有城市住區海綿化升級改造技術;既有城市住區功能設施的智慧化和健康化升級改造技術;選擇典型城市住區進行功能提升與改造技術集成與示范。

 

考核指標: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城市住區更新與綠色建筑性能模擬工具6套;建立3套城市住區更新規劃與建筑綠色化設計新方法和技術標準體系,并編制導則或標準不少于3項;開展5個2平方公里規模以上綠色低碳區或健康城區示范,碳排放強度降低20%,健康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完成5個既有居住區環境品質和基礎設施綜合改造示范;完成5個地域性、文脈傳承和氣候適應優先的綠色建筑示范工程,示范項目的能耗比《民用建筑能耗標準》同氣候區同類建筑能耗的引導值降低10%,室內環境品質達到國際水平優級以上,可再循環材料利用率超過10%。

 

有關說明: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報。

 

2.4既有城市工業區功能提升與改造技術


研究內容:研究城市既有工業區功能轉型、環境安全、土地價值提升的診斷評估技術與策劃方法;研究城市既有工業區低影響開發、能源優化配置、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信息化升級的綠色關鍵技術;研究既有工業區地下增層、共同管溝、停車設施等淺層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升級改造技術及規劃設計方法;研究城市既有工業區功能提升與改造的模式、綠色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選擇典型工業區進行功能提升與改造技術集成與示范。

 

考核指標:提出城市既有工業區功能提升與改造相應的策劃、規劃和設計等一整套技術方法,形成導則或標準(送審稿)不少于3項;研發城市既有工業區功能提升技術和評價診斷方法;申請/獲得專利不少于5項,形成相關分析工具不少于3項;開展5個2平方公里規模以上綠色低碳工業區示范,碳排放強度降低20%;完成城市既有工業區功能提升與改造示范工程5項,示范工程的能耗比《民用建筑能耗標準》同氣候區同類建筑能耗的引導值降低10%,可再循環材料使用率超過10%。

 

有關說明: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報。

 

3.建筑節能與室內環境保障

 

3.1公共交通樞紐建筑節能關鍵技術與示范


研究內容:研究機場航站樓、高鐵客站、地鐵車站、港口客運站、公路客運站等公共交通樞紐建筑適宜的室內環境設計參數、主要影響因素及規律,形成適用于公共交通樞紐建筑供暖空調系統設計指標體系;研究不同公共交通樞紐建筑能耗構成特征和影響因素(包括建筑形式、圍護結構、大空間采光照明和采暖空調系統、實時客流變化等),提出針對其特點的節能關鍵技術及運行調控方法;研究公共交通樞紐建筑高效空調末端應用、輸配系統及能源系統整體優化解決方案;研發公共交通樞紐建筑降低空調末端能耗、輸配能耗、冷熱源能耗等關鍵技術設備,形成公共交通樞紐建筑的設計方法及工程示范。研發交通樞紐能耗數據采集信息系統及綜合監管平臺;研究交通樞紐客流量實時監測裝置,提出基于實時客流波動的空調系統節能運行策略,通過示范工程的實際運行管理示范其建筑節能效果。

 

考核指標:建立不同類型公共交通樞紐建筑的熱環境營造技術體系;建立和完善不同公共交通場站建筑能耗指標評價體系;建立公共交通樞紐建筑能耗數據庫及綜合監管平臺;完成分布在不同氣候區域的機場航站樓、高鐵客站、地鐵車站新建項目示范工程,其中大型機場航站樓不少于4座、總建筑面積不低于200萬平方米,高鐵客站不少于8座、總建筑面積不低于80萬平方米,地鐵車站不少于100座;在滿足室內熱舒適要求基礎上,示范工程中空調系統全年綜合能效比不低于3.0,比同氣候區同類建筑能耗降低15%以上;提供機場航站樓、高鐵客站、地鐵車站三種不同類型示范工程的室內環境及運行能耗實測數據,項目數不少于3項;申請/獲得發明專利不少于15項,形成技術指南2項,形成相關國家/行業/團體標準規范(送審稿)、導則不少于5項。

 

3.2公共建筑光環境提升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


研究內容:研究發光二極管(LED)與公共建筑有機結合的室內照明設計新方法及照明應用一體化解決方案,構建LED照明建筑一體化設計、施工、檢測及評價技術體系;研究解決LED高亮度特性在公共建筑室內照明應用的舒適度問題,完善照明技術指標評價體系,并在非視覺效應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動態光環境設計、評價方法,開發基于健康照明的LED照明產品,提出一個健康、舒適、高效的光環境解決方案;研究基于大數據、云平臺的智能照明系統設計方法及其安全性、可靠性,開發相應的照明網絡系統,并制訂相關產品的應用技術指南;開展典型公共建筑光環境提升與照明節能技術集成示范并進行測試驗證,開展我國綠色公共建筑光環境提升技術應用模式研究,更好指導綠色公共建筑工作實踐。

 

考核指標:構建LED照明建筑一體化的應用技術體系,利用LED與建筑有機結合,最終提出相應的建筑室內照明設計新方法;建立人基動態光環境應用實施技術體系,提出基于非視覺效應的動態光環境設計、評價方法,獲得軟件著作權;完成利用大數據、云平臺的照明應用關鍵技術,提出照明系統設計評價方法;給出適用范圍分析研究報告;提交相關的國家/行業技術標準、產品標準和設計規范送審稿不少于5項,并申請國際標準;建造完成商業建筑等不同類型的典型綠色公共建筑光環境提升與照明節能技術示范項目不少于5個,較現行照明節能標準實現節能60%以上,提出適宜我國綠色公共建筑的光環境提升技術應用模式。

 

3.3潔凈空調廠房的節能設計與關鍵技術設備研究


研究內容:針對電子器件生產、制藥、醫院手術室及動物實驗房,研究同一潔凈空間內不同區域具有不同潔凈等級要求的環境營造方法;研究部分風量運行下的潔凈度與壓差的保障情況,以及值班模式下降低風量運行的調控策略;研究潔凈度在線監測技術。研究化學、靜電、攔截等過濾器的過濾機理及阻力特性,研發適應潔凈室要求的低阻高效過濾器;研究保障潔凈室潔凈度和溫濕度參數的高效空氣處理方法,減少全年所需要的冷量和熱量。研發潔凈空調廠房能耗水平及保障效果的綜合監測平臺;制定基于我國實際國情的驗收指標及能耗水平的相關標準;建立我國潔凈空調廠房運行效果及能耗評價體系。

 

考核指標:建立不同類型潔凈空調廠房的能耗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制定或修訂潔凈空調廠房行業規范、標準或設計指南/導則不少于4部(送審稿/報批稿);研制適用于潔凈空調廠房的高性能系統或產品不少于6項;開發潔凈空調廠房的數據監測平臺1項,實現不同類型潔凈空調廠房環境參數和關鍵設備能耗的實時監測;完成電子潔凈廠房、制藥廠房以及潔凈手術室或實驗動物房的示范工程不少于3項,對這些示范工程進行不短于一年的運行監測,使改造后或新建的電子潔凈廠房、制藥廠房和醫院潔凈手術室或實驗動物房能耗水平比同氣候區相同等級潔凈室能耗降低30%;申請/獲得發明專利不少于8項。

 

3.4高污染散發類工業建筑環境保障與節能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研究揭示冶金、化工、機械制造、建材等行業工業建筑的污染物特征和散發規律,建立運用高效通風控制高散發污染物的氣流組織方式;研究高溫余熱、顆粒物及有害氣體的遷移規律和非均勻場量分布特性,分析人體微環境對個體暴露的影響機理,建立高效低耗污染物控制技術體系;研究工業建筑典型污染物的通風系統能效提升原理和方法,從崗位環境、建筑環境和排放環境三個層面,提出關鍵技術及綜合評價體系,研發污染物高效捕集、凈化除塵及個體防護裝備;建立工業建筑多因素作用下的綜合節能技術體系,研究不同余熱強度及氣候區的工業建筑低能耗通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及低品位熱能利用技術,提出工業建筑運行能耗構成及節能措施。

 

考核指標:建立新型高效工業通風技術體系,提出完善的工業建筑節能設計指標,提出系統的設計參數及運行模式,開發新型技術和裝置,形成高污染散發工業建筑環境保障和節能的設計、產品、運行產業鏈技術,建立高污染散發工業建筑環境評價、檢測體系。申請或完成專利20項,建設5種以上代表性行業的高污染散發工業建筑環境保障和節能示范工程,在滿足現行環境標準的前提下,示范工程環境系統運行能耗降低20%以上,修訂相關國家/行業標準(送審稿)不少于4項。

 

有關說明: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報。

 

4.綠色建材

 

4.1水泥基高性能結構材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研究內容: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組成設計、耐久性、本構關系及其構件的設計理論和方法,建立超高性能混凝土裝配式結構體系,開發超高性能混凝土專用外加劑、高阻抗水泥基材料、高耐久水泥基修復材料、高強高韌蒸養水泥基材料及預制構件,并進行產業化示范和應用。

 

考核指標: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壓強度>150MPa,抗折強度>25MPa,坍落擴展度≥650mm;超高性能混凝土專用外加劑減水率≥45%,降低混凝土粘度≥40%,28d混凝土收縮率比降低50%;地鐵道床用高阻抗水泥基材料的56d電阻率≥5000Ω•m;高耐久水泥基修復材料界面粘結強度≥3MPa,延伸率增加≥50%;與普通蒸養混凝土相比,高強高韌蒸養混凝土折壓比提高20%以上。形成新材料、新技術、新方法不少于10項;編制相關國家/行業/團體標準規范(送審稿)不少于5項;申請發明專利20項;建成相關示范生產線不少于5條,在裝配式建筑、城市軌道交通、通訊等領域建立示范工程不少于6項。

 

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申報,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報。

 

4.2高性能建筑結構鋼材應用關鍵技術與示范


研究內容:研究高強度結構鋼、耐火鋼、耐候鋼、不銹鋼、高性能鋼索等的應用體系設計理論和工程技術;研究高效截面鋼、縱向變截面鋼板、軋制金屬復合板、大直徑高強耐候索等材料及結構構件性能、設計、制作等關鍵技術,開發配套的安裝技術和相應構件生產線;研究開發與高性能結構鋼配套的焊接、螺栓連接材料和相應的連接技術;完善高性能鋼拉索預應力裝配結構體系和技術;編制高性能結構鋼應用技術標準、圖集和設計軟件;開展工程應用示范。

 

考核指標:確定高性能結構鋼的相關性能參數和設計指標,提出構件設計方法;開發系列螺栓產品并建立其連接設計方法;提出高強度鋼、耐火鋼、不銹鋼、軋制金屬復合板、混合鋼種截面等5種特殊鋼材的配套焊接材料和焊接技術;開發適用跨度150m~300m的高性能鋼拉索裝配鋼結構體系和100m以上高性能鋼拉索裝配式高聳結構,用鋼量比普通鋼結構節約30%以上;申請發明專利不少于10項,編制相關國家/行業/團體標準規范(送審稿)不少于5項;建設生產示范線2條;建成5項示范工程。

 

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申報,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報。

 

5.綠色高性能生態結構體系

 

5.1智能結構體系研究與示范應用


研究內容:研發自感知、可恢復、自修復、自適應等智能結構體系,研發可恢復功能結構體系的無損傷可恢復構件、低損傷高性能構件、高耗能易更換構件;研究具有自適應耗能機制的減震結構體系,提出耗能減震與損傷控制機制、設計理論與方法;開發高性能防災減災監測與控制一體化智能結構系統、物理和信息融合智能防災減災結構系統;研究基于移動群智感知技術、視頻監測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智能結構災害破壞評價方法;進行工程示范。

 

考核指標:建立可恢復功能智能結構體系、混凝土微裂縫自修復功能結構體系、自適應耗能減震結構體系的設計方法;形成全壽命性能監測與控制一體化智能結構系統、物理和信息融合智能防災減災結構系統;形成不少于3套新型可恢復功能結構體系、混凝土微裂縫自修復功能結構體系、自適應耗能減震結構體系關鍵技術和設計方法,實現對0.1mm混凝土微裂縫的自修復;提出不少于2種智能結構災害評價方法;編制相關技術標準2部;申請/獲得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不少于5件;完成示范工程不少于2項。

 

5.2高效節地立式工業建筑結構體系研究與示范應用


研究內容:研發適應于垂直運輸和現代生產物流,具有節約占地、布局靈活、性能優越的綠色高效多層工業建筑結構體系;研究重載、動載及其耦合作用下多層工業建筑受力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發基于立式工業建筑節能環保技術的圍護結構體系;研究吊車系統和吊車荷載對多層廠房結構性能影響;研發多層工業廠房防災結構體系與構造;研究綠色立式工業建筑綜合性能指標;開展相關工程示范。

 

考核指標:建立綠色立式工業建筑設計系列技術;開發立式工業建筑節能環保圍護結構及產品;提出相應的技術經濟量化指標,與傳統工業建筑相比土地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編制相關技術標準2項;申請/獲得發明專利不少于10項;建設示范工程不少于3項。

 

有關說明: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報。

 

6.建筑工業化

 

6.1建筑工程現場工業化建造集成平臺與裝備關鍵技術開發


研究內容:開發適用于超高層建筑現場施工平臺與模架、塔機一體的智能化大型集成組裝式平臺系統,包括平臺高承載力、模架復雜工況高適應性與系統的智能控制,實現超高層建筑的現場工業化建造;研究開發成型鋼筋的智能化加工與配送的關鍵技術及裝備,實現成型鋼筋的工業化加工,提高現場鋼筋安裝效率;研究開發與頂升模架一體化混凝土布料關鍵技術及裝備,包括泵管與布料機的快裝連接、混凝土布料機自動控制,提高現場混凝土澆筑效率和質量;研發用于設備與管線的模塊化裝配施工的裝備與關鍵技術;研發適合于工程現場的組裝式大型3D打印設備與3D打印技術,探索現代化的房屋建造方式。

 

考核指標:研制承載能力1000噸級的超高層智能化大型組裝式集成平臺系統、成型鋼筋智能化加工成套裝備(加工規格可達1200mm×600mm,提高現場鋼筋安裝效率30%)、頂升模架一體混凝土布料大型裝備(最大布料半徑可達33m)、組裝式大型3D打印設備各1套;形成相關產品、標準和工法6項,申請/獲得發明專利不少于10項;應用于8項以上現場工業化建筑施工項目。

 

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申報,鼓勵產學研聯合。

 

7.建筑信息化

 

7.1基于BIM的綠色建筑運營優化關鍵技術


研究內容:研究綠色建筑運營階段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建模技術和標準化流程,建立設施設備分類、編碼標準以及模型交付標準;研究基于BIM的綠色建筑運營成本精準控制和價值測量技術;研究以人員滿意度為導向的環境性能動態調控技術;研究基于能耗、水耗與碳排放目標的前饋式綠色建筑運行管理技術;研究BIM與設備設施管理系統、物業管理系統、能耗監測系統等融合技術,集成綠色建筑運營數據,實現設備設施靜態管理和運行性能智能控制,開發基于BIM的綠色建筑運營優化集成平臺,并開展工程應用示范,達到綠色建筑運營性能優化目標。

 

考核指標:形成綠色建筑運營的BIM建模和質量控制技術,達到模型輕量化率80%以上;形成面向既有綠色建筑的快速參數化建模技術,比傳統建模方式提升效率30%以上;建立基于BIM的綠色建筑運行成本精準預測技術,編制綠色建筑全生命期成本測算指南,使運營成本下降15%以上;建立綠色建筑BIM運營應用價值測量技術體系,實現運營效益的數字化定量評價;編制基于BIM的綠色建筑運營管理相關標準或導則3部;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綠色建筑BIM運營優化管理平臺,包含基于BIM智慧型物業管理系統等專業運維管理系統4套,編制基于BIM技術的綠色建筑運營管理平臺建設指南;開展20項以上的工程應用示范,建筑面積不少于200萬平方米,能耗比《民用建筑能耗標準》同氣候區同類建筑能耗的約束值降低不少于30%,室內環境用戶滿意度75%以上;申請軟件著作權不少于6項。

 

有關說明: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報。

 

7.2建筑垃圾精準管控技術與示范


研究內容:研究建筑垃圾定量預測模型及對應精準處置技術;研究建筑垃圾類型/體量天地一體化快速識別技術與監測系統;研發建筑垃圾產生、運轉、處理、資源化、再生產品應用全過程的實時監測與智能管控技術;研究建筑垃圾安全風險、環境影響評估技術體系及預警技術;開發建筑垃圾全過程管控平臺,并開展城市級示范。

 

考核指標:建立建筑垃圾定量預測模型及對應精準處置的技術體系,完成5個典型工程的實施;建立建筑垃圾天地一體化快速識別技術體系與監測系統,識別精度高于90%;建立建筑垃圾全過程實時監測與智能管控平臺,實現區域內工程類建筑垃圾調配控制量占建筑垃圾產生量的95%以上;建立建筑垃圾安全風險與環境影響評估及預警技術體系;完成不少于2個地級以上典型城市的應用示范,取得良好效果。獲得發明專利3項以上,軟件著作權7項以上,編制相關國家/行業/團體標準(送審稿)、指南不少于5項。

 

有關說明: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報。

 

來源:科技部

 

組委會聯系方式 

項目一組

盧毅                                        殷鋒  

座機:020-61198842        座機:020-62139606 

手機:137 1143 0398        手機:185 6528 2359    

Q  Q:323201814               Q  Q:1684672007 

 

江彩霞                               黃祺

座機:020-62139617      座機:020-62139602

手機:159 1574 4203      手機:138 2547 5605

Q  Q:3197096891          Q Q: 2724397436

 

項目二組 

李健銘                              梁建林  

座機:020-61198891     座機:020-62139604

手機:158 1708 8364    手機:155 2139 4660

Q  Q:3544579318        Q  Q:516165433


項國澳

座機:020-62139624

手機:135 8050 2528

Q  Q:3275574349

 

市場部·媒體合作

郭穗豐                              鄧海蓮

座機:020-61198886    座機:020-61198851

手機:134 1817 7414     手機:132 6513 8198

Q  Q:3229177657        Q  Q:2135571196

 

 
020-22093641 zlexpo@zlexpo.org 留言咨詢 參展聯絡 參觀聯絡 參展聯絡
 

首 頁 展會概況 展商服務 觀眾服務 預約參觀 線上參展 新聞資訊 合作媒體 聯系我們 高峰論壇 資料下載 English

導航